中国西部主要冰川作用中心冰量变化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专题栏目 > 中国西部主要冰川作用中心冰量变化 >

简报 总第2期

时间:  2013-10-29 11:13  点击:  
2013年度野外考察顺利完成
 
    2013年 8-9月,项目组一行 17人,对东帕米尔高原的慕士塔格 —公格尔山地区及天山托木尔峰南坡的冰川进行了野外考察。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控制点联测网构建和基于 RTK技术的 GPS测量、冰川厚度探地雷达( GPR)测量、冰川表面红外温度测量、冰川地貌考察及年代学样品采集等。

2013年慕士塔格 -公格尔山地区野外考察全体队员合影

一、GPS测量
    采用华测 X300 GPS接收机开展了研究区静态测量构建控制点联测网和 RTK测量获取冰川表面高程及冰碛丘陵形态的工作。
(1) 慕士塔格—公格尔山地区:该区共获得 4个已知坐标的国家测绘控制点,采用其中 3个控制点和 9个 GPS静态测量点构成控制点联测网并进行区域网平差,形成慕士塔格—公格尔山地区地面控制点数据集。采用 RTK测量方法对位于公格尔山与慕士塔格峰间康西瓦河流域的冰碛丘陵,特别是喀拉库勒湖附近 200多个冰碛丘进行 GPS测量,获取每一个冰碛丘的三维坐标信息,为研究冰碛丘陵的分布及形态演化提供基础数据信息。(2) 托木尔峰南坡:该区共获得 21个已知坐标的国家测绘控制点,采用其中 1个控制点和 15个 GPS静态测量点构成控制点联测网并进行区域网平差,最后形成托木尔峰南坡地面控制点数据集。采用 RTK测量方式对托木尔冰川表面高程进行了采样,共获取托木尔冰川和其支冰川各 1个横断面,托木尔冰川 5个纵断面、支冰川 2个纵断面的冰面高程数据,共计 1200多个点三维坐标信息,该数据集可反映 2013年 9月托木尔冰川表面高程信息。另对台兰河流域山麓带的冰碛丘陵也进行了 GPS测量,共获取 110多个冰碛丘的三维坐标信息。

天山托木尔冰川 RTK测量点分布    冰碛丘陵 RTK测量基站架设

二、冰川厚度探地雷达(GPR)测量
    分时段对慕士塔格峰地区的 G075161E38311N号冰川、托木尔峰地区的科其喀尔冰川及托木尔冰川的冰舌末端使用 pulse EKKO PRO探地雷达进行冰川测厚。


慕士塔格峰 G075161E38311N号冰川 GPR厚度测量

 
三、冰川表面红外温度测量
    为检验热红外遥感影像(MODIS、LANDSAT等)表面温度反演的精度,野外期间使用欧米伽 OS425-LS专业红外线温度计对天山托木尔冰川末端表碛的表面温度进行了测量。共获得 45个冰川表碛表面温度样点数据,并获得 9月 7日至 9月 9日连续三天的表碛区与非冰川区相同时段表面温度对比数据。测量结果表明,可以应用热红外影像来判断表碛覆盖型冰川的边界。


托木尔冰川测温位置图欧米伽    OS425-LS专业红外线温度计

四、冰川地貌考察及年代学样品采集
    为了获得公格尔山与慕士塔格峰间康西瓦河流域冰碛丘陵的形成年代以及与已有 10Be等已有年龄进行相互验证,在冰碛丘陵分布区采集了 7个 OSL和 5个 ESR年代学样品。在天山托木尔河流域,系统地采集了 5级冰碛台地,共计 27个 10Be年代样品。样品年龄的测得可最终获得研究区冰川演化的相关信息,进而为古冰量的恢复与研究提供可靠的年代学框架。


康西瓦河流域冰碛丘陵 OSL样品采集    天山托木尔河流域 CRN样品采集

 

© 版权为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有 2005 版权为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有 2005 备案序号:陇ICP备05000491号-9

办公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电话:(86)0931-4967351

Copyright 2009-2010 SKLC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