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论文题目 | (合作)导师 |
博士后 | ||
赵长明 | 西北常绿针叶森林树种叶片13C海拔响应及机理解析 | 任贾文 |
庞强强 | 局地因素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影响分析 | 丁永建 |
汤红官 | 祁连圆柏稳定同位素变化及其指示作用 | 何元庆 |
李 清 | 喜马拉雅山中段南北两侧湖泊沉积物记录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对比研究 | 康世昌 |
博 士 | ||
和献中 | 玉龙雪山冰川旅游保护性开发试验示范研究 | 何元庆 |
贾文雄 | 近50年来祁连山及河西走廊气候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何元庆 |
赵淑惠 | 天山典型冰川区大气气溶胶的特征分析及对比研究 | 李忠勤 |
李开明 | 近50年来新疆天山冰川变化研究 | 李忠勤 |
吴利华 | 新疆天山典型冰川度日物质平衡模拟和雷达测厚研究 | 李忠勤 |
李晶 |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塔里木河流域积雪变化响应及典型流域融雪径流模拟研究 | 刘时银 |
刘巧 | 海螺沟冰川冰内及冰下水系季节演化示踪与模拟研究 | 刘时银 |
崔晓庆 |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雪冰记录的气候环境信息 | 任贾文 |
李传金 | 东南极Dome A 地区火山喷发物质沉积记录研究 | 秦大河,任贾文 |
王增如 |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环境梯度变化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 | 叶柏生,丁永建 |
王世金 | 中国冰川旅游发展潜力综合评价与空间开发战略研究 | 何元庆 |
王武 | 地球物理方法在多年冻土区的应用研究 | 赵林 |
王杰 | 青藏高原东北部通量及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 叶柏生 |
蒋宗立 | 星载SAR数据在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研究中的应用 | 刘时银 |
刘俊峰 | 高寒山区小流域积雪空间分布观测与模拟 | 丁永建 |
阳勇 | 寒区典型下垫面SVATs对比观测与模拟 | 丁永建,陈仁升 |
赵求东 | 寒区流域陆面水文过程模拟研究 | 丁永建,叶柏生 |
张晓宇 | 天山乌源1号冰川雪?冰演化过程和典型冰川区雪冰化学研究 | 李忠勤 |
王璞玉 | 天山不同地区典型冰川厚度及储量变化分析 | 李忠勤 |
董志文 | 新疆天山冰川雪冰中粉尘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李忠勤 |
李宗省 | 我国西南地区气候变化及冰川相应特征研究 | 何元庆 |
王淑新 | 中国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基于西部大开发以来省级层面的视角 | 何元庆 |
武 震 | 基于GPR的冰川厚度和冰内结构研究 | 刘时银,张世强 |
赵传成 | 天山山区降水空间分布估算方法及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丁永建 |
贺建桥 | 河西内陆河流域降水与河水稳定同位素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王宁练 |
张世彪 | 甘肃引大秦王川灌区水资源供需状况与水资源安全分析 | 王宁练 |
黄 杰 | 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大气降水中不同形态汞的时空分布研究 | 康世昌 |
高坛光 | 青藏高原纳木错流域水文过程观测与模拟研究 | 康世昌 |
张玉兰 | 青藏高原中部各拉丹冬冰芯近500年来气候和大气粉尘以及重金属元素记录研究 | 康世昌 |
徐彦伟 | 青藏高原纳木错流域稳定同位素水循环研究 | 康世昌 |
硕 士 | ||
李云 |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冰川影响 | 李忠勤 |
魏俊锋 | 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编目与冰川变化研究 | 刘时银 |
侯典炯 | 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方法在老虎沟流域水文过程应用研究 | 秦翔,吴锦奎 |
徐国保 | 青藏高原东缘树轮同位素揭示的气候环境信息 | 陈拓,刘晓宏 |
宋琳琳 | 新疆地区降水及冰芯稳定同位素研究 | 侯书贵 |
刘晓尘 | 喜马拉雅山典型冰川和冰湖变化及冰湖溃决影响研究 | 效存德 |
辛惠娟 | 玉龙雪山山地小气候特征初步研究 | 何元庆 |
杜建括 | 遥感与实测的玉龙雪山冰川变化 | 何元庆 |
刘杨 |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内部的能量传输过程及模拟研究 | 赵林 |
高红凯 | 冬克玛底河流域冰川径流模拟研究 | 叶柏生 |
谭春萍 | 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冻圈变化的脆弱性评价 | 杨建平 |
陈鹏飞 | 青藏高原纳木错地区室内空气污染特征 | 康世昌 |
© 版权为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有 2005 版权为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有 2005 备案序号:陇ICP备05000491号-9
办公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电话:(86)0931-4967351
Copyright 2009-2010 SKLC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