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实验室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情况 | |||||
会议时间 | 会议地点 | 参会人姓名 | 会议名称 | 报告/展板题目 | 报告or展板 |
2016年2月2日-5日 | 丹麦哥本哈根 | 康世昌 | WCRP/CliC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会议 | - | 无 |
2016年4月17日-22日 | 奥地利维也纳 | 李忠勤 | EGU | Mechanism and simulation of accelerated shrinkage of continental glaciers: a case study of Urumqi Glacier No. 1, eastern Tianshan, central Asia | 报告 |
王璞玉 | EGU | Comparison of glaciological and geodetic mass balance at Urumqi Glacier No. 1, Tian Shan, Central Asia | 报告 | ||
何元庆 | EGU General Assembly 2016 | Minor elements variations during MIS3a in the glacial till in Mt. Yulong, South Asian monsoon region | 展板 | ||
牛贺文 | EGU General Assembly 2016 |
Water-soluble organic carbon in snow and ice in Mt. Yulo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glacier melt |
展板 | ||
2016年4月25日-30日 |
台湾台中市 |
张 震 | 2016年海峡两岸遥感遥测研讨会 | 帕m尔昆盖山西南坡冰川跃动遥感监测 | 展板 |
2016年5月16日-18日 | 美国 哥伦布市 | 康世昌 | 第六届“第三极环境计划国际会议 | Trans-boundary atmospheric pollutants and their effects on cryospheric change over the Third Pole | 报告 |
2016年5月18日-20日 | 北京 | 吴通华 | The 2nd PEEX Science Conference | Changes of frozen ground under the scenarios of recent climatic warming in the Northwest of China | 报告 |
2016年6月 | 台湾 | 李忠勤 | 遥感会议 | Monitoring recent surging of the Kerayaylak glacier, Pamirs, central Asia | 报告 |
王飞腾 | 遥感会议 | Distribution of surging glaciers in eastern Pamirs, central Asia | 报告 | ||
2016年6月11日-13日 | 尼泊尔 加德满都 | 康世昌 | 国际山地中心(ICIMOD)倡导的兴都库什-喜马拉雅监测与评估项目(HIMAP)会议 | — | 无 |
2016年6月19日-24日 | 德国 | 谢昌卫 | 第十一届国际冻土大会 |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of Permafrost on Mahan Mountain, Chinese Loess Plateau | 报告 |
李 韧 | 第十一届国际冻土大会 | The soil thermal conductivity regime within active layer at different land surfaces in the north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china | 报告 | ||
吴通华 | 第十一届国际冻土大会 | Application of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and Multi-criteria Analysis methods to map permafrost distribution and assess its dynamic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 报告 | ||
赵拥华 | 第十一届国际冻土大会 | Net ecosystem exchange of CO2 above alpine meadow in permafrost regio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 展板 | ||
2016年7月31日-8月5日 | 北京 | 张志刚 | 13th Annual Meeting Asia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 | Quaternary glacial chronology of Paleo-Daocheng Ice Cap,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China | 报告 |
史晓宜 | 13th Annual Meeting Asia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 |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table Isotope from the Lakes in a Typical Temperate Glacier Region | 展板 | ||
康世昌 | 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 | Trans-boundary atmospheric pollutants and their effects on cryospheric change over the Third Pole | 报告 | ||
2016年8月1日 | 北京 | 李 韧 | 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第13届年会 |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influences of net long-wave radiation and albedo on the soil thermal regimes over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 报告 |
吴通华 | 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第13届年会 |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tios of snow, rain and sleet to precipitation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from 1961 to 2014 | 报告 | ||
2016年8月21日-25日 | 北京 | 吴晓东 | 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 | Enzyme activities as affected by pedogensis and permafrost in a boundary area of continuous permafrost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 报告 |
吴通华 | 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 |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and Permafrost across the Mid-Latitude Alpine Regions | 报告 | ||
陈生云 | 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 | Response of freeze-thaw processes to experimental warming in the permafrost regions of the central Qinghai-Tibet Plateau | 展板 | ||
丁永建 | 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 | Study on the cryospheric changes and its impact | 报告 | ||
康世昌 | 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 | Impacts of light-absorbing impurities on the cryosphere over the Third Pole | 报告 | ||
2016年9月21日-25日 | 南京 | 邹德富 | 第二届“中国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 基于MODIS地表温度产品和实测资料估计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空间分布 | 特邀报告 |
吴通华 | 第二届“中国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and permafrost across the mid-latitude alpine regions in recent years | 展板 | ||
丁永建 | 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 | 冰冻圈变化及影响研究的新进展 | 报告 | ||
丁永建 | 第二届“中国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 冰冻圈水文学研究进展与趋势 | 报告 | ||
2016年10月19日-20日 | 美国 圣地亚哥市 | 康世昌 | 美国圣地亚哥市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主办的工作小组(1.5℃ task force meeting)国际研讨会 | — | 无 |
2016年12月12日-16日 | 美国旧金山 | 胡国杰 | 2016 AGU Fall Meeting | A mathemat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air-ground temperature relationship in permafrost reg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 展板 |
李慧林 | 2016 AGU Fall Meeting | Glacier Wastage in the Qilian Mountain, China, Over Past 50 Years | 报告 | ||
徐建中 | 2016 AGU Fall Meeting |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ng-range transport submicron particles at the central Tibet Plateau | 展板 | ||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Microbe-deriv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Cryoconite in Tibetan Plateau Glaciers: Insights from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 展板 | ||||
康世昌 | AGU Fall Meeting美国地球物理年会 | Linking Atmospheric Pollution to Cryospheric Changes over the Third Pole | 报告 |
2016年实验室人员其他出访情况 | |||
工作时间 | 进修人姓名 | 国外单位名称 | 备注 |
2015年8月-2016年7月 | 吴晓东 | 南佛罗里大学 | 访问学者 |
2015年9月-2016年9月 | 陈生云 |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 |
2015年11月7日-2016年4月12日 | 李传金 | 南极 | 参加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内陆冰川学考察 |
2016年4月16日-2016年5月10日 | 王文彬 | 北极 | 赴北极中国黄河站,对斯瓦尔巴群岛Austre Lovénbreen冰川和Pedersenbreen冰川开展冰川物质平衡野外观测工作 |
金 爽 | 北极 | ||
2016年8月31日-2016年9月23日 | 金 爽 | 北极 | |
2016年 | Chaman | ICIMOD | — |
2016年10月31日-12月31日 | 殷秀锋 | 圣路易斯大学 | — |
2016年11月-2017年2月 | 王 坤 | 加州大学 | — |
© 版权为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有 2005 版权为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有 2005 备案序号:陇ICP备05000491号-9
办公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电话:(86)0931-4967351
Copyright 2009-2010 SKLCS, All Rights Reserved